安建海外公司 關朝發
在寒風中默默堅守,在烈日下揮汗如雨,風餐露宿,年復一年,這是對于所有建筑人的真實寫照??蛇€有一群特殊的建筑人更加引人注目,他們身處異國,遠離家鄉,為的是將中國的建筑業威名遠揚。我們的主人公關朝發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2003年,41歲的關朝發進入安徽建工集團海外公司。在聽說駐蒙古項目部缺少人手后,他毫不猶豫地提出前往。他坦率地告訴我們:“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也沒考慮太多,就是想出去闖一闖,見識一番。”
初到蒙古,從未出過國的關朝發著實有些不太習慣,當地的晝夜溫差很大,氣候干燥,項目部的辦公住宿條件一開始也跟不上,語言更是個大問題.作為當時物資采購、裝飾施工及后期項目負責人的關朝發,先是帶領著工程人員改建了辦公住宿樓,解決了大伙兒的后顧之憂,同時他又在業余時間堅持跟當地人學習蒙古語。
在海外工作,最讓人牽掛的莫過于父母妻兒。每年除夕夜,仍在工地堅守的關朝發,當與家人通話的那一刻,他總是紅著眼圈,聲音哽咽。他說:“不想家,那是不可能的,只不過每次想家的時候,都強迫自己多想想工作上的事,轉移一下注意力,就感覺好些了”。
在蒙古一干就是6年,關朝發已是資深的安徽建工海外人。2010年,他肩負新的使命來到了遠離祖國的西部非洲,著手準備尼日利亞有限公司的組建和項目實施的工作。
2013年7月,尼日利亞有限公司接到通知,要在70天內完成尼日利亞中國文化中心1180平方米的改建裝修。文化中心租用的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房屋,因年久失修,設備老化,加之有些裝飾材料在當地無法購買,困難可想而知。面對這項時間緊、任務重的工程項目,關朝發勇挑重擔,立即帶領人員投入施工。在那70天里,他和工人們同吃同住、同來同去,電工忙不過來,他第一時間蹬上梯子,木工需要下料,他立即下去幫忙......
尼日利亞地處赤道,常年濕熱高溫,氣候惡劣,自然環境差,瘧疾發病率極高,與中國瘧疾不同的是,尼日利亞瘧疾一次就可能致命!由于工作忙碌,生活沒有規律,關朝發每年都會發作一兩次瘧疾。2013年8月19日,因連日在幾個施工現場來回奔波,加上文化中心工程持續通宵作業,勞累過度的他又一次得了瘧疾。同事們見狀要立刻送他去醫院,可他卻執意要留在施工現場,直至凌晨三點收工后才趕去醫院,而此時的他已高燒40度。經醫生診斷,這次的瘧疾尤為嚴重,化驗單上的數據也增加了兩個加號,不注意甚至會有生命危險。要臥床休息,千萬不能勞累。然而,心系工程的關朝發顧不上醫生的叮囑,第二天上午,他又出現在了文化中心的施工現場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在2014年9月18日舉行的揭牌儀式上,文化中心工程受到了使館領導的交口稱贊,并獲得中尼文化特殊貢獻獎。時至今日,來到尼日利亞中國文化中心的人們,一走進大門,就會被眼前濃濃的中國風情所深深吸引。
駐足回首,如今已是關朝發在尼日利亞艱苦奮斗的第八個年頭。這八年里,從中國文化中心、奧貢電站,到州政府辦公樓、援尼日利亞醫院,他用自己的雙手在非洲大地上豎起了一座座地標;從中國駐尼使館、經參處,到尼日利亞的業主、政府部門,他用自己的汗水為中國企業贏得了一聲聲喝彩;從項目跟蹤、商務談判到合同履約、挖潛增效,他用自己的心血為安徽建工開出了一塊塊市場熱土;從起初的部門負責、項目經理成長到市場區總負責,他用自己的拼搏為安徽建工捧起了第一座境外黃山杯!
這八年里,他和他的團隊始終堅持“安全為天”,實現了所有施工項目安全事故零報告;堅持合同履約,承建的工程質量受到了業主和用戶的交口稱贊;更難能可貴的是,在國際經濟低迷、通貨膨脹加劇以及當地政局動蕩的情況下,仍為安徽建工創匯了2700多萬元的利潤。
2012年6月,關朝發回國休假,回老家探望年過七旬、身患絕癥的父親。時隔一年未見,父親一看到頭發過早花白的兒子,瞬間老淚縱橫:“咱能不能不出國了?在家里多陪陪我們吧!”那一夜,關朝發輾轉反側,心緒如潮,他多想陪伴在父親身邊,多想盡盡孝心??!可一想到尼日利亞公司那邊還有一大堆工作在等著他,關朝發身不由己。第二天一早,他與父親話別。父親無言,只是向他默默地揮了揮手。然而,關朝發萬萬沒有想到,此次相見,竟成永別......就在他登機返回尼日利亞的途中,父親離世了!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,可面對周圍的員工,關朝發只能強忍悲痛。只有在夜深人靜時候,望著手機里存儲的父親的照片,他才禁不住潸然淚下。談及此事,關朝發眼眶微紅,滿懷愧疚地告訴我們:“在海外工作的這些年啊,除了在經濟上盡可能地滿足家人,我對他們的關心太少,虧欠太多!”
2017年3月1日,關朝發又一次在尼日利亞市場區的年度目標責任書上鄭重簽字,他再次踏上海外征程。盡管當前尼日利亞的政局動蕩,形勢堪憂,但關朝發滿懷信心,他說:“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站穩這片市場,為安徽建工海外事業的發展而奮斗!”